Wednesday, August 7, 2013

《屈而不折》:记忆的万花筒和哈哈镜(三)




来到新大陆,她的经历和很留学生类似:求学、餐馆打工、就业、成家。在留学生活的第一站 -- 新墨哥大学学习了一段时间后,为了日后的生存,也为了更好体验美国本科生的生活,她放弃了那里即将拿到的硕士学位,转入加大(UCSD)的计算机本科,同时在一家小公司打工。加大本科毕业后,她拒绝了那家小公司老板的盛情股权挽留,进入了世界著名的贝尔实验室,进行计算机科学方面的研究,并同时在夜校学习。在那里,她终于遇见了自己的白马王子--一个年轻的奥地利数学天才、UIUC的计算机教授,并最终喜结良缘。后来,她和丈夫一起创业,创立了魔杰软件公司。再后来,又在公司面临破产的情况下独自力挽狂澜,使之最终成为三维打印行业的佼佼者,并荣任奥巴马政府在某个领域顾问团的一员。

尽管作者起家于软件业,成功于计算机三维图形、图像处理,但她个人的特长并不在于技术,而应是在经营、管理方面。书中谈到技术细节的地方并不多,但有一个小花絮却是很真实的。在创业之初,作为魔杰公司的CEO,有一次她亲自出马去波音公司推销三维图形软件。在她展示了用其软件所建立的复杂三维飞机零件模型后,波音的一位老工程师出了道貌似简单的题目:将一个由几个坐标参数表达的简单几何体--一个带圆柱形孔的立方体,用她的软件展示出来。她手忙脚乱了好几个小时,屏幕上仍然是一团糟,只好打电话问自己的程序员。那边一听就笑了。其实原因很简单,他们的软件是基于大量的三维扫描(离散)数据,而这个问题是基于解析表达,他们的软件是专对前者的。任何一个干过一点计算机图形学的人,对于两者的区别都是非常清楚的。对于以搞技术见长的留美华人,自然会因此而瞧不起她。但这一类的轶事实在不应是讨论的重点。书中关于创业经历的描述,是非常吻合当前社会上流行的创业指南的套路的,是真是假,只有作者自己知道。

当然,书中也记载了许多常人没有的特殊经历,为质疑者所诟病。比如,下飞机的第一天就被一个越南裔华人骗到Albuquerque市中心一栋苏俄式钢筋混凝土结构的济贫房内看孩子,在饭馆打工时和无数名人相遇,读本科时打工一年就能挣八万,领导了编写MosiacMarc Andreessen,等等。另外,当初作为一个外国留学生,在找工作时,她无需为移民身份操心,这在同时代的留学生中也是少见的。

仅就此书所展现而言,作者绝不是一个传统中文语义上的反华人士,甚至连反共、民主人士都不沾边。比如,她在书中评论到,尽管中国人受了共产党多年的洗脑教育,但由于见识黑暗面多了,因而在意识形态、政治思维上更客观,不易被宣传蒙蔽;而西方人由于盲目相信自己制度和媒体的优越性,在对待包括中国事物在内的许多事情上往往态度偏颇、幼稚,西方民主制度也有很大缺陷,云云。在美的这近三十年中,她似乎并未参加任何海外民运活动,书中也没提到她对中国的计划生育政策和遣弃女婴现像再有任何兴趣。相反,她倒是为中国的飞速发展感到欣慰、自豪。中国以及文革中不幸的经历,似乎都已经成为遥远、模糊的记忆,藏在某个不起眼的角落里,直到二零零五年的一天。那一次,为了处理公司的经营危机而精疲力竭的她,参加了北卡的一个Leadership Training。在讲员的类似于催眠术的诱导下,她记忆的闸门突然放开,过去经历的流血、死亡、轮奸,清晰地浮现,像潮水一样涌来,让她不能自已。而这些突然涌现的记忆,就构成了这本书关于中国经历的主体。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