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ursday, December 19, 2013

追忆逝去的故乡--《满洲遗产》


这是一本特别的回忆录。书的作者,一个在大连出生、长大的日本人,从自己及家人的视角,记述了二战结束前后的那几年在大连以及遣返日本后的生活故事。在日文出版物中,日本大连人的回忆录是很多的。但在中文和英文出版物中,类似的却几乎没有。在中国的历史研究中,这个城市那段独特的历史也是个非正式的禁区。这本书就是仓本和子的《满洲遗产:一个日本殖民者的回忆录》(Manchurian Legacy: Memoirs of a Japanese Colonist)

今天,满洲这个词,不论在东西方都已经淡出人们的记忆与视野。而她当年的首席城市大连,也已经沦落为中国版图上若干并不太起眼的大城市之一。如果不是因为某前任市长卷入了重大政治事件,它难得在新闻头版上被提起、与东南沿海的那些明星城市争辉。但在上个世纪的整整四十年里,作为日本苦心经营的“关东州”,它却是一个不时牵动新闻记者媒体视线的地方,是当时中国版图上最为现代化的城市。如果不考虑港澳,她也是唯一的民国政府一天也没有统治过的中国大城市。

故事开始于1944年的大连。这时距日本战败和作者个人命运的巨变只有一年。当时,除了中国战区外,日本在其他各战场上都是节节败退,国内和殖民地的日常生活供应也吃紧,但是“爱国主义”宣传却是一浪高过一浪。在这种宣传的鼓动下,尽管家人一致反对,刚从女子学院毕业的和子报名参加了致力于战地救护的红十字医疗队,在红十字医院接受培训。但几个月后,她被诊断出患早期肺结核,只能离开了那里。在大连的姨妈家修养了一段时间后,她前往关东州边境上的小镇普兰店,与刚被任命为民政署长(镇长)的父亲以及家人生活在一起。

是在这个小镇上,她度过了几个月的宁静生活,但八月十五日日本的战败、投降打破了这种宁静。在几天惶惶不安的等待之后,苏军坦克终于出现在镇上,解除了警察署的武装,抗日游击队也接踵而至。当晚,在游击队的煽动下,一些人开始袭击日本人住家,并杀死了一群路过的日本学生。但由于有当地中国人报信,大多当地的日本人及时躲进了山里,得以逃生,但是所有财物被洗劫一空,住房也被拆得只剩几面墙。经过与游击队的谈判,第二天,他们从山里走出,被派来的货运火车接到了大连市内,成为战后到达这里的第一批日本难民。

八月底的大连,日本殖民者的统治结束了,取而代之的是军纪涣散的苏联“解放者”。在最初的一个多月里,“解放者”们在光天化日下的抢劫、强奸行为是家常便饭,年轻姑娘们只能躲藏起来,或把头发剪剃成男人的样子。此外,还有中日混杂居住地区武装团伙的流血冲突。尽管身无分文,但由于几代久居大连,和子一家有舅舅、姨妈家可以投奔。而其他人,尤其是那些从北满逃来的几十万日本难民,却只能挤在临时避难所,或者露宿街头。往昔繁华、整洁的现代化都市,很快变成乞丐、垃圾遍地。直到几个月后,随着大量苏军宪兵的进驻和由胶东八路军改编成的警察力量的建立,社会上的混乱情况才得以扭转。尽管如此,与北面的沈阳、哈尔滨相比,这里已经是天堂了。

紧接而来的是饥饿和寒冬。由于即将展开的国共内战,苏军占领下的大连被封锁成孤岛。占领区以北的南满地区,开始了血腥的土改,并很快成为双方拉锯的战场,饥荒蔓延。内地以及北满的粮食、生产原材料无法运入,苏军又将大量工厂设备拆走。于是港口停摆,工厂停工,近百万的中日市民、工人断绝了生计。高粱米成了几乎所有中国人、日本人的主食,还有很多人到了连高粱米都吃不到的地步。人们只能靠变卖东西来维持生存,和子一家则靠卖舅妈积存的漂亮和服给俄国士兵来换取食物。和很多本地日本人一样,和子与哥哥在浪速町的大百货店几久屋租下柜台,替亲戚朋友代卖和服、珠宝,父亲和舅舅在那里的地下室摆了个小食摊。那些外地逃来的难民们,则只能在街头摆小摊,甚至冻死街头。曾经为情侣们流连的中央公园山麓,在那个冬天就成为埋尸场和野狗出没之处。有些走投无路的难民,留下绝命诗,自缢于林间。

为了取暖,点不起煤气,他们只好烧家具、砍自家院子里的树木。闻声而来的巡逻队告知,所有日本人的财产现在都是公家财产了。在遣返之前,他们可以接着住在这里,但树却不可以再砍了。在错愕中,他们第一次领教了共产的滋味,还要感谢新政府允许他们住在自己的房子里。

在这等候遣返的一年多里,通过代卖生意,她和更多的中国人有了较深的接触,他们有的温文尔雅,有的则粗暴无礼。同时,她也得知了昔日同学的消息。为了生存,有的和她一样在百货店练摊卖珠宝,有的到南满根据地民主联军的战地医院里当护士,还有的嫁给了本地的中国人。

1947年二月,她终于和家人一起终于登上了遣返船,离开故乡,“回到”了那个她从未到过的陌生的祖国。所允许带走的的,只是每人一千日元(四十美金)和一件行李。

“回到”了日本,她却发现祖国并不欢迎他们,父亲老家的亲戚们冷眼相对,对他们的通用称呼是“遗返者”。丧失了所有的财产,上大学是不可能了。好在她有英语底子,在美军基地找到了翻译的职位。但是,这些在满洲相对开放的环境中长大的年轻女性,在举止、服装、习惯,甚至语言上都与日本本土的保守传统格格不入。她感到了迷失,对这个被教育要誓死效忠的祖国、社会没有一点归属感,甚至一度试图自杀。最终,她嫁给了一个在美军基地工作的美国工程师,远走美国。但是,就像许多在那个城市出生、长大的日本人一样,故乡始终魂牵梦绕,不能忘却。于是,在七十多岁的时候,和子将在大洋彼岸的那一段历程记录了下来,就是这本《满洲遗产》。

这本回忆录,不仅仅是一个日本殖民者的个人回忆,它也为我提供了一个了解自己家乡历史的独特窗口。它的珍贵之处就在于作者用最平实的语言讲述了在那动荡年代一个普通人的普通故事,钩画了日本殖民者与当地中国人间的复杂关系,以及作者对当年殖民地生活的反思。

1905年,正在崛起的日本,通过日俄战争从沙俄手里夺得了关东租借地(普兰店和貔子窝一线以南的辽东半岛)和南满铁路南段的建设、管理权,并给沙俄的达里尼市取了一个中式名字,“大连”。在那之后不久,和子的外祖父就携带家小,作为统治大连的日本警察力量的一员,来到了还只是个大建筑工地的大连扎根落户。她的母亲当时只有一两岁,她的父亲则是在六七时随父母从日本大分县老家移民大连,后来成为当地政府的中层官员。舅姨辈们和她一样都是土生土长的大连人,和这个殖民地城市一起成长。他们有的是当地政府官员,有的为满铁工作,还有的自己经商。和子自己1927年出生于大连。在她的心目中,这里就是日本,而不是日本的延伸。

大连的崛起,得益于一战前后的大豆贸易、南满铁路和大连港的建设,以及日本殖民当局的总体规划、设计。凭借大豆贸易的丰厚利润,以及自华北跨海而来的大量劳工,满铁接手沙俄留下的刚启步的摊子,将这里从十九世纪末的两个小渔村发展为一个近百万人口的现代化城市。城市中无数的圆形广场由辐射状的林萌道相连接,中心区新古典主义的欧式建筑星罗棋布,巿政基础设施完善,俨然成为当时日本帝国皇冠上的明珠。早在二十年代末,现代工业的基础已奠定。三十年代后,由于满洲国的建设高潮,这里又成为物质进口的主要通道和重工业基地。至日本投降时,这里已经是各种工业体系齐备。这个城市的四十年发展,充分体现了近代日本人学习西方先进文化、技术的卓越模仿力。

这个城市既是日本的,也是中国的。当沙俄开埠后,大批内地劳工就被建港工作吸引而来。后来日本殖民者几十年的大规模城市建设和兴盛的港口,更是将大批劳工从战乱频仍的山东、直隶源源不断地吸引过来,中国实业家也到这里投资开油坊、工厂。与“九一八”后的北满不同,大规模的中国人和日本人移民是同时进入这个地区的,基本不存在那种在土地上的冲突。作为殖民者,日本行政当局、企业以及普通日本人,对于中国人的态度是充满矛盾的。一方面承认中日两族的文化、历史渊源,强调日满亲和,对于于中国人(满洲人)要平等相待,用高工资吸引中国劳工;另一方面,在工资及社会资源的分配上,却又实行明显的民族歧视政策和显性隐性的种族隔离政策。在这里,日本人(包括台湾人、朝鲜人)是一等公民,有长期居留权的普通中国人是二等公民,而只有临时居留许可的码头苦力则处于底层。由于经济地位的明显差异,普通日本人对中国人往往有很强的民族优越感。和子提到,在1945年之前,她从没见过从事体力工作的日本人,尽管在大连的工厂里,确实有大量的日本工人。

和子的父亲能说一口流利的中文官话和大连方言,在与中国人的交往中从不颐指气使,赢得了他们的尊重。他也不断叮嘱儿女,在与中国人交往中,要表现尊重、要大方。尽管他对正在进行的战争持保留态度,但他在家人面前也只是偶尔表露,而对天皇、国家则无比忠诚。和子被中国人救过性命,也受父母不时提醒,但潜意识里还始终是一种居高临下的态度。她受官方教育,真诚地相信“大东亚共荣”、“抗击西方殖民者”,完全没意识到与中国人间那种压迫者与被压迫者的关系,以及宪兵队对反日情绪、活动的严酷镇压。当好友邦彦(后来的日共和工运领袖)在告别信中指出,满洲国不过是个用于压迫中国人的傀儡政权,正在进行的战争是罪恶的,她感到震惊,无法接受。对于表哥透露出的同样观点,她也不以为然。在普兰店,她和裁缝阿姨及其儿子连川成了好朋友。当她为示友好而唱起《满洲国国歌》时,连川的脸色骤变,她的中国女友梅敏气愤地对她说:“你真蠢!”。

这种关系,只有压迫者的地位彻底丧失后,她才真正体会到。在普兰店,在游击队的枪口下,昔日骄傲的日本人,头一次低下了头,被迫向一面升起的红旗三呼万岁。在撤往大连的敞篷火车上,对路边不断扔来的石块无能为力。大连原来那些中国苦力专用的黄色电车消失了,所有乘客都一样要拥挤在同一空间了。北满逃来的几十万难民在大连街头成为乞丐。对于这一切变化,她本能地抵触,但同时又天真地想,既然日本的统治已经成为过去,以后要平等生活在这片土地上。但是,中国通林教授告诉她,所有的日本人都将被遣返。尽管她永远远离了故乡,但对于她对它的热爱和对当地中国人的复杂感情,却是久久不能释怀的。当同学明子提到普兰店的中国人杀了那些学生时,她强烈抗议,“那不是当地人干的!”

在战争的大潮中,个人所能释放的善意是如此的渺小。在极端民族主义的裹胁下,即使如和子父亲那样的谦和之人,对于圣战、对于天皇也是忠心不二的,没有将战争与罪恶联系起来。早期的成功使军国主义者们、以至整个民族忘乎所以,侵略、扩张的步伐无法停下,与美国开战,最终导致了彻底失败,几十年的扩张成果也全部丧失。尘埃落定,战争的后果不仅仅是由军人承担,最终是要落到每个平民、家庭的身上。在日本国内,是不停的轰炸和广岛、长崎的原爆。对于在大连出生、长大的那些日本人,则是放弃了几代人的财产,一无所有地回到了一个并不欢迎的祖国,和信仰的破灭。这是日本人通过战争学来的深刻一课,也是那些轻言毁灭、战争,经常为慷慨激昂的民族主义口号所激动的人们所应汲取的。

Monday, December 2, 2013

感恩节、五月花与天路客

每年的感恩节前后,在华人圈子里,都会听到人们将五月花号上的乘客称为“清教徒”。在英文中,这个词是Puritans,而每个在美国受过基础教育的小孩子都知道,五月花上的是Pilgrims,中文为“天路客”,没有人会用Puritans这个称呼。翻了一下中文资料,两者的混淆由来已久。为了说明两者之间的联系与差别,特意根据英文史料整理出一个简要介绍。


感恩节、五月花与天路客

在新英格兰东南部的一个小港湾里,有一块灰黑色的巨石静静地躺在海边,远处停泊着一艘复制的古帆船。这就是普利茅斯之石和五月花号,它们记述了四百年前第一个感恩节的故事和一个新民族的诞生。

谈起感恩节,就必须先提到十五、六世纪的两大历史事件:新大陆的发现和欧洲的宗教改革运动。尽管自1492年起欧洲人就开始移民美洲,但在最初的一百多年里,殖民者的目标无外乎两点:敬虔的基督徒要向土著印第安人宣教,世俗的冒险家则寻求扩展帝国、发财致富。即使是在1607年建立的第一个英国殖民地詹姆斯城,也没有超越这两点。但是,1620年普利茅斯殖民地的建立,却标志着一个转折点,翻开了历史上新的一章,孕育了一个崭新民族的内核。

1517年,马丁•路德将《九十五条论纲》钉在了威登堡教堂的大门上,重申了长期被教廷所忽视的几大基要信条,即因信称义、唯独圣经、唯独恩典,从而引发了席卷整个欧陆的改教运动,以及慈运里、加尔文等改教先驱的兴起。在英国,经过几十年的反复,通过了改教的1563“伊丽莎白决议案”。但是,这个折中的决议案,根本不能满足加尔文主义者彻底改教、彻底洁净英国教会的呼声,而这批热情的改教者就被称为“清教徒”(Puritans)。

清教徒渴望看到有热心、属灵又会讲道的牧师,迫切希望教会把“天主教的旧酵”扫除干净,并积极推动教会由主教制向长老制转变。但是,他们的观点在当时的伊丽莎白女王眼里被视为极端、激进,其领袖人物受逼迫,过着流浪的日子,平信徒也受到逼迫。面对令人沮丧的现实,清教徒分裂为两派。传统意义上的清教徒(Puritans)虽然反对主教制及许多仪式、条文,但绝不脱离英国教会,更愿意按日内瓦教会的模式,从内部改革、塑造它。而激进派认为,从内部改革英国教会,是一项绝望无味的事工。因此,他们决定脱离英国教会,被称为“分离派”(Separatists)。在行政制度方面,分离派强调每一个教会都是独立自主的,因此又称为“公理派”(Congregationalists)。

1609年,诺丁安郡斯克鲁比村的分离派会众决定前往宗教宽容的荷兰,在莱登定居。莱登十年,会众操各类手工匠业为生,尽管生活基本安逸,但也担心后代会逐渐被道德放荡的荷兰社会所同化,同时也感到自己对当地的福音工作不会有很大贡献。于是他们将眼光投向了新大陆。在和不同的殖民投资公司洽谈后,他们与伦敦公司签约得到资助,并获得英王特许,在哈德逊河口建立一块新殖民地。

1620年七月,莱登的分离派信徒从荷兰乘Speedwell号帆船出发,到英国的南安普顿会合五月花号(Mayflower)和其他殖民者,一同前往美洲。旅程并不顺利,启航没多久,Speedwell号就漏水。经两次耽搁后,在普利茅斯港,共一百零二名乘客被挑选、集中到五月花号上,于新历九月十六日开始了横渡大西洋的旅程。在一百零二人中,只有一半来自莱登,其中有二十八位是成年会众。

拥挤在狭小的舱室中,他们在大西洋的惊涛骇浪中挣扎了了六十五天,在十一月十九日,终于望见了陆地,这就是鳕鱼角。全体乘客在教会长老布鲁斯特的带领下以《诗篇》第一百篇作为他们的感恩祷告。他们接着向原定目的地前行,却为海流和浅滩所阻。加上严冬已至、食物缺乏,他们只能掉头,停泊在鳕鱼角的北端。在这里,他们面对着来到新大陆的第一个危机:由于到达地在原来的特许和合同规定范围之外,于是某些乘客认为他们一旦上岸就可以各行其事,更不必履行对投资者的义务。为了解决这一危机,船上所有的乘客聚集在一起,由其中的四十一位成年男性签署了著名的《五月花号公约》。这个公约强调,为了全体殖民者的生存和相互间的良好秩序,签署者在上帝面前立约,成立一个公民自治体,颁布、设立符合全体殖民者共同利益的公正平等的法律、政令、职位,并承诺对其遵守、服从。尽管这个简短的公约本意只是作为新的英王特许颁布前的一个临时宪章,但是它的内容和签署方式却包含了近现代民主政体的最核心内容,为后来北美各殖民地所效仿。它和殖民者的宗教信仰一起,从属灵、属世两方面,孕育了一个不同以往的新的民族,即美利坚民族。

鳕鱼角上土地瘠薄、缺乏淡水,不宜定居,于是他们接着内陆探索,最终于十二月底在雨雪交加中选定了西南方向的一个港湾,在一片废弃的土著印第安人村落原址上开始建设他们的永久定居地,将其命名为“普利茅斯”,这既是他们启航地的名字,也是以前探险者给这一地区所起的名字(新普利茅斯)。据传说那块普利茅斯之石就是他们登陆之处。到了这时,由于船上几个月拥挤的环境和不良营养,几乎所有人都得了传染性疾病或者坏血病。但是凡有体力的,都还是马上投入了定居点的建设。到了三月份,当严冬即将过去之时,在疾病和饥饿的压迫下,只有不到一半的殖民者存活下来,船员也死去了一半。就在这时,一位土著印第安人萨摩塞特出现了。他带来了斯匡脱和酋长麻萨索伊。殖民者与麻萨索伊的旺帕纳格部落签定了和平条约,结为盟友,并获得了一万两千英亩土地用于种植园。斯匡脱则留下来向殖民者传耕种、渔猎的知识。

1621年十月,经过大半年的辛勤耕耘、渔猎,他们终于迎来了在新大陆的第一个大丰收。五十三个幸存的殖民者以及麻萨索伊带来的九十多个印第安客人一起欢庆丰收,并向神献上感谢。这就是今天感恩节的历史源头。

普利茅斯殖民地的历史学家、第三任总督布莱福德,在回顾往昔时,借用《希伯莱书》十一章13-16节的经文来描述他们这群移民先驱:“于是他们离开了那个生活了近十二年的舒适、美丽的城市。因为知道自己是天路客(Pilgrims),他们并不将目光停留在这些事情,而是举目望向天家,那最亲爱的国度。”于是在后日的英语传统中,人们将这群先行者称为“天路客”(Pilgrims),而不是“清教徒”(Puritans),尤其区别于十年后浩浩荡荡开入、在波士顿建立了麻萨诸塞湾殖民地的那批清教徒(共十七艘船一千多人)。前者出身卑微,职业是大多印刷、纺织等各类手工匠人,五月花号上甚至没有专职的神职人员。但他们意志坚定、待人谦卑、信仰虔诚,对内实行民主,对外与土著人友好相处。而后者则多为富商、律师等成功人士,并带来完备的神职人员,他们的目标是建立一座“山巅上的城市”(City on The Hill,见马太福音五:14),以成为世界效仿的榜样。两者都是十六世纪改教、纯净运动的儿女,都对这个新民族的形成、这个新国家的建立起了深远的影响,但两者的历史遗产却是有显著不同。

Thursday, August 15, 2013

《屈而不折》:记忆的万花筒和哈哈镜(完)



书读完了,网络上关于作者的争议却还在发酵。每当这件事似乎要在人们记忆里淡去的时候,或者批评者又挖掘出了新材料,或者是某位大牌支持者发表一番自己不知所云的高论。网络上就会热闹一番,正反两方随之又进行新一轮的拉锯战。批评者一如既往是网上愤怒的草根阶层,和一些不太著名的记者、作家、博主。这一方的成份缤纷多彩,既有温文尔雅、有理有据的论证者,也有过激、粗俗的人身攻击的无耻之徒。某些抨击言语的激烈,确实是可以用语言暴力来形容。而支持者却是非常单一,基本上是赫赫有名的自由派知识分子,以及著名媒体的记者,这包括了大名鼎鼎的记者Harold Evans爵士和《纽约时报》专栏作家Joe Nocera,几位著名电视主持人,如John Batchelor, D. G. Martin等,当然,还有美国的图书馆协会。
 
在支持者看来,既然批评者当中有那么多的丑恶言语,那么所有的批评就都是邪恶的,反对这部回忆录,就是反对反思文革、支持不人道的计划生育政策,就是对中共统治的支持,因此必定统统是中共收买的网上"水军"。对于此类人,不论身在中国,还是在新大陆,其意见都可以用鼠标轻点忽略。作为自由世界和人类良心的代言人,他们自然应该站到文革、中共统治受害者的一方了,站到道德的高地上。

但是,这本书真的是对文革记忆的回忆与控诉吗?如果真正读过这本书,而不只是读书摘的话,回答会是:“非也。”

尽管此书对于中国生活的描述占了一半左右的篇幅,但其中真正属于文革苦难经历的描述,仅集中于作者从上海回到南京的最初阶段,包括烧日记、吃忆苦饭、抢洋娃娃、挨批斗坐喷气式和后面提到的轮奸事件。尽管氛围被描述渲染得非常恐怖,但除了轮奸事件外,几乎提到的每个“痛苦”经历都缺乏可信的、合乎逻辑的细节描述,自相矛盾,后续发展又都是那么微不足道,似乎转眼就由地狱进入天堂了。比如,一方面,作者被红卫兵警告不许乱说乱动,似乎是在集中营或者监狱;另一方面,却又可以自由地四处游荡、玩耍,甚至在回南京后不太久,就可以随着串联的人群乘火车去上海。一方面,自称是受迫害者;另一方面,却又能当班长领导去那“迫害者”。一方面,五年里没有任何大人管、没有任何经济来源;另一方面,却每天有神秘食物在门前出现,不愁衣物,还会管理家里的(不知从何而来的)收入、消费。对于文革后七、八年生活的描述,则干脆连象征性的迫害都没有了,几乎就是《祖国的花朵》或者《幸福生活》的翻版。记述的只有《列宁在一九一八》和“牛奶会有的,面包也会有的”,而没有《山楂树》下的情歌。这就是这本书的怪异之处。

不可否认,作者所记述的很多事情都或多或少有真实的个人经历或者历史大事件在背后。书中某些荒腔走板的描写,比如上海六月需要穿毛衣、红卫兵富裕得可以把毛衣随便赠人、多次对于军靴的描述,等等,都可以归咎于不谙中国国情的代笔者自由发挥。也许,就如作者后来所声称的,她只是向代笔者交代了一个大致的故事框架,剩下的就由代笔者到网上搜寻细节来填充。但重要的是,此书以自传的形式,最终展现的却完全是一段被扭曲的历史。这有点像文革前后流行的两样东西:万花筒和哈哈镜。将一两小片彩纸放进去,看到的是五色斑斓的世界;走进哈哈镜室,胖子变成瘦子,矮子成巨人。对于这种笔法,英文中的spin一词,也许是最恰当的描述。
 
为何要如此写自传?作者是不会正面回答的。当文革发生时,作者只有八岁,最"惨痛"的文革经历基本是在八岁到十岁这个阶段。孩子的记忆是有选择性、易夸张的,细节或者遗失,或者被想象扭曲。而这一记忆则又经过了领导才能训练班的心理催眠诱导和代笔者的生花之笔,结果可想而知。但这是自传,不是小说,没有思绪天马行空的自由。另一方面,在书中,作者多次提到她的化解危机之道:在强者面前,展现自己女性弱者的软弱的一面。这个策略,既应用在文革中,也用在了后来的商场中。无疑,也用在了现在知名度的推销上。
 
作为不了解中国那段痛苦历史的西方读者,在读了这样的描述后,很可能感到文革是多么的罗曼蒂克,就如“五月风暴”中法国红卫兵的想法一样。照此逻辑,如果一个人没有作者那特殊的被轮奸的经历,那十年的洗脑教育和对人性、心理的摧残似乎也微不足道,自由世界的一线曙光就可以让它们的后遗症如晨霜般消散。对于迷恋于异国情调奇闻轶事的读者,真实与否是不重要的。许多支持者声称,不论内容真实与否,它是一本“励志(inspirational)的好书”。也就是说,只要政治正确、鼓励人向上,其他就可以不必计较了。对于那些中共的真正支持者,当他们读完这本书后,也许会和作者的支持者一样殊途同归,得出这样的结论:既然文革之路如此"撒满玫瑰",那么即使有刺,多走几次又何妨?对于那些真正经历过文革,而不是“青春无悔”的人们,这是一种何等的嘲弄。
 
当然,这本书只是一本个人的回忆录。在一个自由的社会,只要不违反法律,每个人都有受宪法保护的言论自由。尤其是对个人的生活经历,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叙事权。一个普通的华人没有在中国文革问题上教育、启蒙西方读者的义务,每个西方读者也有选择是否相信、阅读的自由。书看到一半,我自问,如果是偶然接触到这本书,我会是怎样一种反应呢?大概在翻了几页后,我会摇摇头,将书扔到一边,一笑了之。但这次不同了,因为主流媒体参与了进来,并在不明就里的情况下,主动站到了争论的一方。对于批评者们的刨根溯源的求真行为和“语言暴力”,我也认为实在过分。但当掌握话语权的作者、主流媒体的一副不屑一顾的面孔前,在这个网络评论昌盛的时代,我们还能期望感到被嘲弄的人们给出另一种反应吗?
 
我第一次听说此书此人,是在风雪交加的下班路上。NPR新闻节目特意强调作者“从未接受任何教育”和在文革中的"悲惨"经历,和与之相对照的在美国的IT行业取得了巨大的成功,并大力向听众推荐此书。当时即惊讶于作者经历的特殊。再读传统中文媒体的报道,标题已然是“从女劳改犯到奥巴马的白宫顾问”。在随之而来的诸多电视、电台采访中,作者的文革经历、大学时关于虐杀女婴的研究、以及后来的成功,无疑是故事的三大卖点。这个故事非常符合当代西方的 rag-to-success (从贫困中成功)的口味,用某些读者、书评家的话,就是最好地体现了一个人经历苦难后的强大恢复力(human resilience)。没有那些苦难,成功的故事也就没有那么大的吸引力了。因此,在所有釆访中,话题都是先集中作者在文革中的痛苦经历,尽管许多事情在原书中只是短短一句带过。其实,在某些电视采访中,主持人对于作者故事的前两部分也表示出某种程度的难以置信,这包括了哈罗德爵士和 D.G. Martin,但是他们最终还是决定相信,将故事变为信仰,成为作者的坚定支持者。
 
关于文革亲身经历的记述,在美国出版了很多,最出名的无疑是郑念的《上海生死劫》(Life and Death in Shanghai),记述了郑念在文革十年的经历,包括女儿梅平的被迫害致死。尽管也会有人对郑念回忆录中某些细节的准确性提出疑问,但其总体的真实性却是不容置疑的。因为《屈》的缘故,我将《上海生死劫》的英文版原书找来仔细地读了一遍。与读《屈》书时的笑口常开成对照,我的眼里时常充满了眼泪。在郑念的身上,我看到的是真正的生命力,在逆境下的顽强挣扎,对强权的藐视,对中共统治的透彻分析。但是,尽管真实得撼动人心,它缺少的是在新大陆的成功故事,对于这个连教会都讲求成功神学的高度商业化社会,似乎眼泪太多了。于是,渴望成功与励志的人士们,宁可去看那万花筒、哈哈镜。(完)

 
 


Wednesday, August 7, 2013

《屈而不折》:记忆的万花筒和哈哈镜(三)




来到新大陆,她的经历和很留学生类似:求学、餐馆打工、就业、成家。在留学生活的第一站 -- 新墨哥大学学习了一段时间后,为了日后的生存,也为了更好体验美国本科生的生活,她放弃了那里即将拿到的硕士学位,转入加大(UCSD)的计算机本科,同时在一家小公司打工。加大本科毕业后,她拒绝了那家小公司老板的盛情股权挽留,进入了世界著名的贝尔实验室,进行计算机科学方面的研究,并同时在夜校学习。在那里,她终于遇见了自己的白马王子--一个年轻的奥地利数学天才、UIUC的计算机教授,并最终喜结良缘。后来,她和丈夫一起创业,创立了魔杰软件公司。再后来,又在公司面临破产的情况下独自力挽狂澜,使之最终成为三维打印行业的佼佼者,并荣任奥巴马政府在某个领域顾问团的一员。

尽管作者起家于软件业,成功于计算机三维图形、图像处理,但她个人的特长并不在于技术,而应是在经营、管理方面。书中谈到技术细节的地方并不多,但有一个小花絮却是很真实的。在创业之初,作为魔杰公司的CEO,有一次她亲自出马去波音公司推销三维图形软件。在她展示了用其软件所建立的复杂三维飞机零件模型后,波音的一位老工程师出了道貌似简单的题目:将一个由几个坐标参数表达的简单几何体--一个带圆柱形孔的立方体,用她的软件展示出来。她手忙脚乱了好几个小时,屏幕上仍然是一团糟,只好打电话问自己的程序员。那边一听就笑了。其实原因很简单,他们的软件是基于大量的三维扫描(离散)数据,而这个问题是基于解析表达,他们的软件是专对前者的。任何一个干过一点计算机图形学的人,对于两者的区别都是非常清楚的。对于以搞技术见长的留美华人,自然会因此而瞧不起她。但这一类的轶事实在不应是讨论的重点。书中关于创业经历的描述,是非常吻合当前社会上流行的创业指南的套路的,是真是假,只有作者自己知道。

当然,书中也记载了许多常人没有的特殊经历,为质疑者所诟病。比如,下飞机的第一天就被一个越南裔华人骗到Albuquerque市中心一栋苏俄式钢筋混凝土结构的济贫房内看孩子,在饭馆打工时和无数名人相遇,读本科时打工一年就能挣八万,领导了编写MosiacMarc Andreessen,等等。另外,当初作为一个外国留学生,在找工作时,她无需为移民身份操心,这在同时代的留学生中也是少见的。

仅就此书所展现而言,作者绝不是一个传统中文语义上的反华人士,甚至连反共、民主人士都不沾边。比如,她在书中评论到,尽管中国人受了共产党多年的洗脑教育,但由于见识黑暗面多了,因而在意识形态、政治思维上更客观,不易被宣传蒙蔽;而西方人由于盲目相信自己制度和媒体的优越性,在对待包括中国事物在内的许多事情上往往态度偏颇、幼稚,西方民主制度也有很大缺陷,云云。在美的这近三十年中,她似乎并未参加任何海外民运活动,书中也没提到她对中国的计划生育政策和遣弃女婴现像再有任何兴趣。相反,她倒是为中国的飞速发展感到欣慰、自豪。中国以及文革中不幸的经历,似乎都已经成为遥远、模糊的记忆,藏在某个不起眼的角落里,直到二零零五年的一天。那一次,为了处理公司的经营危机而精疲力竭的她,参加了北卡的一个Leadership Training。在讲员的类似于催眠术的诱导下,她记忆的闸门突然放开,过去经历的流血、死亡、轮奸,清晰地浮现,像潮水一样涌来,让她不能自已。而这些突然涌现的记忆,就构成了这本书关于中国经历的主体。


Tuesday, August 6, 2013

《屈而不折》:记忆的万花筒和哈哈镜(二)


在最初的惊心动魄之后,似乎南航那个宿舍楼里以及她那个“学习班”里的一切都走上了正轨。在学习班上,傅因为善于写学习总结,为老师所器重,成为班长,领导包括张姓“红卫兵”在内的全班。同时,她和同学们一起参加了军事训练。为此,每人发了一套带红星军帽的军装、军靴。在训练中,由于她的黑分子身份,一般人不搭理她、甚至欺负她,她的脚被不合脚的军靴磨破也不敢出声。这时候,是一个工农家庭出身的李姓同学向她伸出援手,成为她多年的知心朋友和保护伞。在家里,她又当姐姐又当妈妈,将家里管治得井井有条。但对于楼里的邻居只有一两处提到。其中有一处,是在一个台风天,妹妹和邻家女孩在楼道里疯跑,不小心撞翻了炉子上的开水壶,两人都被烫伤。为了救她们,她在暴风雨之夜,背着两个小孩子,最后是爬着进了学校医务室。当邻家妈妈回来听说后,感激地给她跪下了。
在她大约十一二岁的时候,亦即六九年前后、母亲归来之前,一个对她人生成长至关重要的人物,出现在她们那间南航宿舍的门口。他手拿上海妈妈的介绍信,是来自天津的一位远房万叔叔(舅舅),简称W叔叔。他一只眼失明,背着个旅行袋,利用年假到南方旅行。在南京期间,他就在她们那间宿舍里打地铺借宿。这每年一次的拜访,后来就成为一个惯例,一直持续到文革结束。W叔叔是个知识渊博的人,对各种事情有敏锐的判断。他每次来,旅行袋里都会装满各种禁书,主要是美国小说,如《飘》、《红字》等。当W叔叔听到她对一两年前那次暴力事件的描述,告诉她那是强奸。W叔叔成为两个孩子漫漫长夜中的一盏明灯。来访时他们会一起在郊外散步长谈,过后会在晚上打着手电,一个月几封地给他写信,述说成长中的烦恼,而不是向已经归来的母亲请教。可以说,W叔叔对她成长的影响远超过其亲生父母。从那些小说里,作者接触到自由、平等,以及西方工人福利的概念。在读了《红字》后,联想自己的境遇,她将自己军帽上的红星扯下,换上红A字,为此遭到母亲的臭骂。
在W叔叔首次来访大约两年后,离别五年的亲生母亲突然回来了,住进了她们那件宿舍。但是母女的关系却是冷若冰霜。母亲基本不理家务,家里的一切都交给作者。为了和厂领导拉关系,她在家里请客吃饭,由作者主厨,并强迫她把自己养的心爱的母鸡杀了做鸡汤。为此,作者心里对母亲残余的一点温存情感也一扫而光。
尽管还是文革,情况似乎在不断好转。除了作者说自己因为出身不好而被受冷眼外,并无任何歧视、迫害的事例。书中附录了那个时期的许多照片,那田园诗般的环境和人们脸上恬静的笑容,让我多少想起了电影祖国的花朵。除了那张著名的古塔青松下的“红卫兵团”集体照和姐妹俩手持红宝书、戴主席像的合影外外,还有作者和小李等几个朋友在农舍外、和母亲在公园湖畔,以及和妹妹在宿舍里灯下读书的合影。这最后一张照片,据脚注是七三年上海哥哥来访时给她们在家里拍的。
在军训(文中称为服役)结束后,学农的经历似乎很简短,书中讲述的主要是她因出身不好而被学习班安排去当工人的经历。在工厂的经历一直持续到文革结束。她似乎在几个工厂干过,因为一开始的描述明显是重工业厂房,而后来的则是制造电子设备的工厂。她安装过收音机,给钢板平整、抛光,还吊在空中给新建的整栋厂房的电路布线。在厂里,她与工人们亲密相处,和带她的王师傅成为至交,干出的活儿为他所欣赏。当每次完成任务后,两个人的习惯就是Hi Five(击掌)庆祝。在这里,她提到自己家里有收音机,但是却从来没有镜子,因为党和国家的政策不允许。她只是在平整、抛光好的钢板前,才第一次看到自己的形象。另外,由于家里没有镜子,她会花好多时间在车间的厕所里用那里的镜子梳妆。
对自己文革十年的经历,作者的定位就是黑五类学习班与强迫劳动、军训。书中后来写到,在二〇〇六,一个早已移民加拿大的红二代同学Winston打电话来约她回国参加中学同学会,她的反应是,"你把那个叫中学?"Winston 笑了,"那你管它叫什么呢?"这个"学习班"的正名是光华门中学。
一九七六年是中国命运的一个转折点,作者的生活即将翻开新的一章。
这年的十月,她向厂子里请了一个月的假,到上海游玩,就住在上海妈妈家里。就是在这里,她听到了打倒四人帮和文革结束的消息。上海爸爸立即预言,大学要重新开门、招生了。作为上海最早的华资银行家,作者的家族是非常重视教育的。据说,当上海爸爸和妈妈结婚时,所有来宾被告知,新人只接受现金彩礼,因为所有彩礼将被用于建一所新学校。回到南京家中,作者立刻投入到紧张的高考复习当中。社会上各种补习班突然间雨后春笋般地遍地开花,她也如饥似渴地学习,被父母称为"永不关灯的女孩"。这时,作者的亲生父亲也从遥远的黑龙江畔的林场归来。经过一番苦读,她终于成为时代的佼佼者,在七八年终于考上了位于苏州的江苏师范学院中文系。按照书中的说法,由于政府的指定,她没能如愿读自己向往的工程专业。但是,大学的校门,毕竟向她敞开了一片新天地。在大家为她考上大学而庆祝的时候,她发现了一个多年困扰她的秘密:文革中那每天早上出现在宿舍门口的神秘饭菜,原来来自邻居小方(冯)家。文革前,方家和傅家是好朋友,两家父母还开玩笑要结儿女亲家。大概三岁的时候,两个小孩子在众人眼前瞎闹,脱掉了上衣。因此,作者从此有了轻浮的名声,在文革中更由于那起轮奸案,沾上了"作风不好"的名声。再加上,傅家由于出身原因被迫害,成了不可接触的人,多年来两人在学习班上(学校)也不敢来往、说话。如今,作者成为天子骄子的大学生,小方则只是南航校园门口卖饺子、馄饨的小贩,只能避开祝贺的众人,再次暗地里送来一份饭菜。
与文革中所经历的相比,大学生活无疑是美好充实的。美中不足的是,文革的遗毒依然存在:在每个课堂上,都会有一个党员坐在第一排,监视大家的课堂发言。但是学生们也都学会了忽视这些告密者的存在,追求的自己的理想。作者是个勤勤恳恳、循规蹈矩的学生,本应与政治无缘,但在度过了一段幸福时光后,却不小心两次触雷。第一次是参加红枫社、主编《吴钩》,因为上面刊登的别人所写的《一个共产党员的自白》触怒了当时中国的最高领导者邓小平,受到校方迫害、处分(坦白、反省)。
在这次事件后,她小心谨慎地夹起尾巴做人,专注于学习,以免再惹麻烦。但命运之神并不轻易放过她。她一不小心,选了中国农村计划生育政策下的强制堕胎、虐杀女婴问题作为自己的毕业论文课题,结果捅了更大的娄子。按照她当时和出国后听到的,由于她的研究成果被发表在党报上,引起全国轰动,并惊动了海外媒体和联合国,导致国际社会对中国的制裁,使中共领导人感到颜面全无。于是有一天,当她在江苏师范学院校园里行走时,突然被头上套上黑麻袋,塞进汽车,绑架到一个没有窗户的秘密拘留所,没吃没喝地度过了三四天。在告知其所犯严重错误后,公安将她送回南京家中,并要求她马上悄悄地离开中国,否则后果自负。为了让她出国,作者的亲生父母动用了他们的海外关系,帮她拿到了美国新墨哥州立大学的录取通知。又在一位有同情心的女民警帮助下,將有处分记录的个人档案调开,使其政审合格,顺利拿到护照。于是,她自我放逐、前往美国,中国生活的一页就此合上,这才出现了本书开场白中飞机上的一幕。
 

Friday, May 17, 2013

《屈而不折》:记忆的万花筒与哈哈镜(一)



《屈而不折》:记忆的万花筒与哈哈镜

等了两个多月,都几乎把它忘记了,图书馆却通知我书到了。
要读这本书,不是因为其文学或史学价值,而是因为它是一件网上争论的焦点。这场争论的一方是书的作者及其美国朋友和主流媒体,另一方是在美的有大陆背景的华人以及有美国背景的海归。

事情的起因很简单:年初的时候,在黄金时段里,NPR多次介绍了一位华裔移民的实现美国梦的故事,以及其新出版的回忆录《屈而不折横跨两个世界的人生》,并特意强调“她一天正规教育也没受过”的经历。与之同时,其他媒体的宣传也紧跟而上,并迅速反馈到中国大陆。其实, NPR在六七年前就对作者傅苹做过介绍,但是并没人注意。但这次不同,因为位著名的“打假斗士”方舟子参与进来了。事情迅速发酵,很快地,华人对于作者的质疑,已不限于其讲述的在中国的故事,而扩展至其来美后的生活、创业经历,批评也基本变成网上群殴。如今几个月过去了,依然余波未平。对于作者讲述的故事,多数华人听众、读者的共同反应是“不可信”,而普通非华裔美国人的反应则似乎是“一个真实的、鼓舞人心的故事”。如此截然相反的意见,倒是激起了我的好奇心。

看过全书之后,总的印象可以概括如下:人们对于书中涉及中国以及留美早期经历的质疑,总体上是合理的。另一方面,书中关于其在美创业、成功经历的描述,似乎并无可厚非。批评风暴骤起,自然是源自涉及中国的部分严重失实,另一方面更由于主流媒体根深蒂固的偏见和作者弄巧成拙的公关宣传。

平心而论,在辩论白热化的日子里,就华人而言,绝大多数的批评者和支持者都没有完整地看过全书。批评的依据主要来自于网上的免费节选和各大媒体的介绍、采访,而支持者则往往是基于政治理念。如果再加上个人背景的差异,辩论中就不免出现鸡同鸭讲的情况,这反映在对几个细节的追究上。比如,在书的开头提到作者童年经常在一个废弃的飞机场玩。于是质疑者想当然地认为说的是上海。其实看到后文,就会知道说的是南航的明故宫机场。另一个例子是指责她买M&M糖来哄同学代她编程序。书中说法的是,完成课程设计后同学们一起庆祝,她为大家买的是M&M。此外,当书中谈到Marc  Andreessen开发Mosaic的过程,基本很客观,并没有抬高自己的作用。而她对于自身经历的夸大、吹嘘,基本发生在她接受的那些电视、电台采访中。当批评、辩护偏离正确的目标时,结果必然适得其反,而真正的问题却被忽略了。为其辩护的华人,基本持这样一种信念:凡是贬斥中共政权的,不论是否属实,都是对的。相形之下,站在辩论双方的美国人,即使看过那本书,但由于普遍缺乏对中国的常识,实在无法理解华人的愤怒

故事开始于作者三十年前在来美的航班上对自己对文革经历的回忆,在每一章,都以一种对照、闪回的方式,并行叙述了自己在中、美两个世界、两个时代的生活。而问题就出在作者对中国故事的记忆上,因为故事似曾相识,却又离奇、别扭。从故事的开场白乍一看,似乎她要讲一个中国版的“砸碎玻璃窗之夜”。等到进入细节了,却是一部粉红色的少年记忆。
那是六六年的六月份,文革风暴乍起,八岁的傅正在上海上小学一年级。因为资本家(在书中,红卫兵误称为“修正主义份子”)背景,家庭受到红卫兵冲击。她这才发现所谓的父母实际上姨妈、姨父。于是,红卫兵们按着“本乡本土”的户籍规定,把她遣送回南京的亲生父母的家中。在接下来的五年里,她和妹妹在没有大人监护的情况下在一间宿舍里相依为命,直到一九七一年亲生母亲归来。而在整个文革十年期间,她的教育就是参加学习班、服兵役、学农、当工人,直到文革结束、高考恢复后她考上了大学。用美国中英文媒体的词汇来表述,她文革期间,“没有受过一天正式教育”,“全在劳改营中度过”。
她的故事是这样开始的:
在盛夏六月的上海,一群头顶红星帽的红卫兵闯进她的家中,用专车把她押送到开往南京的旅客列车上,让她独自回家。火车开动之际,其中一位好心的红卫兵,将身上的羊毛衫脱下,给她穿上避寒,因为“六月的上海,就如旧金山一样寒凉”。到了南京,在满街轰鸣的坦克车队和不绝于耳的枪声中,几个南京的红卫兵用一辆专车将她从火车站接(押)到南航。下车伊始,在目睹了母亲在枪托击打下被押上遣送外地的卡车后,她被红卫兵安置到一间除满地纸屑外几乎空无一物的集体宿舍里,并被红卫兵告知,不许乱说乱动。在那里,她发现自己的亲生妹妹在独自哭泣。 除纸屑外,这个房间有的是一个水龙头和一盒洗衣粉,可以用来吹肥皂泡来哄妹妹。向𥦬外望去,院子里的晾衣绳上挂满了人们的尼龙内衣。
于是,姐妹两人在光秃的水泥地板上度过了第一夜。第二天,她在角落的碎纸堆中发现了一罐米,并在门口找到个炉子为自己和妹妹做了第一顿饭。当天,她用废纸堆里的纸头给上海妈妈写信,在身无分文的情况下,将信寄出,并很快受到了上海回信,被告知兄姊们已经上山下乡了。在接下来的日子里,在没有任何经济来源和大人帮助的情况下,两个小姑娘在这间宿舍里顽强地生存下来了。每天早晨,总有神秘的现成饭菜出现在门口。她们在校园里采野菜,还养鸡,来补充那神秘的饭菜。在家具方面,她们从学校的垃圾堆里捡到床垫、椅桌,还用捡来的五颜六色的碎布头编成窗帘、做成桌布,将屋子装饰起来。
作者在文革中最惨痛的经历基本发生在初到南航的这段日子里。她用碎纸头写的日记被红卫兵发现。为此,他们特意在校园中点起篝火,来焚烧她的日记。她列席斗争教授、大学生的批斗会,同时自己也成为批斗对像,被挂上用铁丝吊住的大牌子,并坐了"喷气式"。她也亲眼目睹了一个老师被四马分尸、另一个被头朝下被活生生投入井中。她被强迫参加“黑帮子弟”学习班,吃用泥土和畜粪和成的忆苦饭。迫害她的人,主要是一个姓张的小"红卫兵",一个和她年龄差不多、没文化的政工干部的女儿。迫害行为主要有二:强迫傅吃忆苦饭;玩从傅家抄去的从香港买来的洋娃娃。这个"红卫兵"和傅上同一个学习班,也要写同样要求的思想汇报、学习总结,因为文化水平太差写不出来被老师训斥。看到这种情况,傅自告奋勇代笔,用生花之笔使之每每得以过关。于是,她成为傅某种意义上的朋友,迫害行为也遂告中止。当然,最大的灾难是六八年左右的那次轮奸事件。她为保护妹妹,被校园里的几个半大小子(应该是小流氓,并非红卫兵)在宿舍楼门口截住,拉到附近足球场上,皮带抽、拳打、脚踢,昏厥过去。后来她在南航的医务室醒来,缝了几十针。当时她并不知道那就是强奸。“破鞋”的外号,就是这次事件之后被叫起来的。
在这段日子里,她有无人身自由?作者并没有交代。但她确实每天都会跑到校园旁的明故宫机场,在那废弃的飞机上玩耍、遐想。在一九六七年,她还免费搭火车,回上海看望了一下上海妈妈。至于从六六年到七一年南京妈妈归来这五年时间里,她的生活来源是什么,作者只提到神秘的饭菜和采野菜、养鸡两样。但是她在这段时间里,明显是学得了一手好厨艺。因为妈妈归来时,她的厨艺已经可以待客了,管账也胜过当会计的妈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