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uesday, October 27, 2009

回家(旧文重贴)

回家

那天傍晚,在办公室里和大家一一道别后,便急急地汇入东去的车流。到了休息区,我忽然意识到:刚才过于兴奋,过桥时竟然没有回一下头,再望一眼这座生活了多年的城市和那亭亭玉立的城标。兴奋是必然的,因为要回家了。

小时候,一年到头总是四处游荡,首都、县城、渔村、山乡,去过不少地方,但在哪儿都呆不长。诸处之中,印象最深的自然还是小镇上那个被称为家的小屋和屋门口的那条石板路。夏日的黄昏,在河边的大堤上、芦苇荡里玩耍了一天后,小伙伴们早已散去。我望着街里升起的袅袅炊烟,估计母亲已下班了,也慢慢地往回家的方向蹭去。夕照下,原本静寂的小街又充满了生机。家家灶间的门都是敞开的。望进去,炉火随着风匣跳跃,照着汉子满是汗渍的脸膛;大锅里冒出缕缕蒸汽,笼着女人炉台间忙碌的背影。空气里没有煎炒的油烟,而是弥漫着烧劈柴、玉米秸的气息和饭香。小街上有时会走来担水的姑娘,锌皮水桶在扁担尖一颤一颤的,身后的石板路上留下两条长长的湿迹。许多人家把炕桌摆在门前,二丫、铁蛋们都已团团坐定,两眼直勾勾地等着端上来的海碗,幻想着美味的出现。但一日三餐不变的玉米粥、饼子加上大葱、咸菜、大酱,一样能犒劳众人的碌碌饥肠。

虽然也是一样的饥饿,我的脚步却并不匆忙。天暖和时,家里那口大锅一周生不了两次火,幽暗的屋子里只有煤油炉那蓝蓝的火苗伴着母亲和妹妹,等我回家。屋子很小,一盘小炕几乎就是全部。穿呢子大衣的伟大领袖在糊墙纸上接见年轻的水兵,也日日看着饭桌上、被窝里的我。家里总是静悄悄的,没有收音机,更不用说电视了。唯一能给家里带来生气的,就每年大年三十下午父亲风尘仆仆的归来脚步。夏日里每日吃完晚饭,便是陪母亲到门口乘凉,在白莲花般的云朵下,听隔壁大娘、大大谈狐说鬼;冬夜里,妈妈则会在炕头上搂着妹妹,给我们讲一些穿了革命外衣的封资修老故事。生活是清苦的,但不是物质上的。我家里还有父亲扛回来的板油及饼干、糖果。邻居家里人口多的,有时却连大葱、大酱也不能保证。邻居大大家的饼子常常就来自于我家多余的口粮。那时的我,一方面羡慕邻家的热闹,另一方面却为父亲在那个人人向往的大都市里工作在人前骄傲。渐渐长大后,才明白母亲多年一人独力拉扯两个孩子的苦楚,和漫漫长夜里的无奈;才知道父亲是宁可放弃远方的工作调回小镇的。当时周氏的路线是,党叫干啥就干啥,天伦之乐莫论。农民想进城不易,老九想返乡也不易,除非犯点政治错误。

那时阶级斗争是要天天讲的。只要钱广们一天不放弃复辟阴谋,无产阶级就一天也不可放松警惕。母亲常常在厂里开会、学习到深夜,于是我便名正言顺地混到隔壁的大大家,享受新出锅的饼子,尝尝他家二哥偶尔从海边猎回的野味,在舒畅的热炕上和姐姐们一起打滚,享受一下邻家八口之家的天伦之乐。在母亲实在太忙时,也会被送去千里外,挤一两个月爸爸的集体宿舍,或者去亲戚家放几天羊、喂两天猪。小小的年纪,从海轮、火车,到马车、驴车,几乎样样乘了个遍,顺便也尝一下陈三两的厉害和满身虱子的滋味。

既然没人管,我就昏天黑地地玩着,上山、下海、钻苇荡、爬厂房天窗,以至为了看电影而逃学。直到有一天,父亲在并非过年的日子回来了,说:“爸爸不回去了,咱们要搬家。”搬家,还是去大城市,对于我是个值得兴奋的新鲜事。只是要和喜欢打屁股的爸爸总住一起似乎不太舒服。但是,妈妈既然那么高兴,我也就将就了。于是单位里的一辆大解放载着全部家当(三口柜子,一捆桦木和两个铺盖卷儿)颠簸一天,我们的家就升级了。

升级了,才发现同学们几乎都有类似经历。回城的、对调的,四五口之家挤满了那苏式的集体宿舍,也挤满了临近的日式小楼和中式平房。每到傍晚,楼道里就回荡着锅碗瓢盆交响曲和刘兰芳那底气十足的大嗓门。煤油炉、蜂窝煤、液化气,各显神通;沪、鲁、川,油烟代替了炊烟;吴侬软语,大碴子味,有一搭没一搭地聊着,远远盖过了海蛎子腔。虽然在两口子间、父子间、邻里间,不时会传来些不协调的变奏,但欢乐始终是楼道里的主旋律。最欢乐的自然是晚上七点钟。宿舍的阳台上摆满了小板凳,几十人一同看小方盒子的新闻、故事片。大人们摇着蒲扇,小孩子则在背后的水塔架子窜上窜下。电视里的电影就像戏院里的京戏,大家都已熟悉得可以背出台词了,但依然乐此不疲。牛郎织女多年的糟糠夫妻,终于耳鬓厮守,意气融融。当然,也有比较固执的上海人,为了家人宝贵的户口,宁可学苏武寄书鸿雁,北国独守空房。但那毕竟是少数,随着他们的最终离去,随着新住宅楼的不断拔地而起,欢乐的集体宿舍完成了其历史使命,“两地分居”这个词也从家常词汇中逐渐淡出。

时光荏苒,三十年弹指一挥间,文革中爬树上房、调皮捣蛋的一代也都成家立业了。甚者如我辈,干脆飘洋过海,扎根异国他乡。与父辈类似,我们也常常面临两地分居的选择;与父辈不同的是,这一选择基本不是因为制度原因,而更多是基于经济上、事业上的考虑。好在时代变了,分离不再以年计算。

求学、生子、购房,我们在中部小城里安下了家。每个周末,将小院修整一遍之后,坐在明亮的餐厅里,傍着夕阳,品一口啤酒,尝口太太的手艺,看着孩子们嬉闹,心里有一种莫名的满足。人都是有所追求的,事业、金钱、名誉,感官刺激、名山大川。这当中,有的是可求亦可及的,有的是可求却不可及的;有的是生活的必需,有的只是对奢华的贪求。一场音乐会听下来,我会兴奋一两个小时;出外度假归来,在同事面前话匣子会大开一两天;买辆新车,更会有一两个月的新鲜。相形之下,一个温馨的家则给人以持久的成就感。当看到儿女那健壮的身影,灿烂、明媚的眼神,那种满足与陶醉却是没有任何他事可以替代、想比的。早上分别时,神气十足:"See you later, alligator." 下午见面时,张开小手,"Hi, Daddy." 到了晚上,"Sweet Dream." 每天的模式是相同的,但每次的感觉都是清新、甜蜜的。

中部的生活压力较小,民风醇厚。同事、邻居中有孩子的,往往是两三个以上,甚者有六七个。于是我们也打起生老三的念头。可生活就像一条河,层流少,紊流多,一个小小的浪花就把我们的小家轻轻抛起,甩离了中部,家庭球队的长远计划也泡了汤。由于工作的缘故,家人先行,我断后,开始了并不长的两地分居。与十年前的两地分居不同,那时的牵挂是一份,如今却是三份,并且每一份都厚重于当初的那一份。每次“回”家或是通电话,那稚嫩的声音总会问:“爸爸什么时候才会和我们在一起不走呢?”我的回答总是:“快了,快了。”

时近深夜,下了大路,转过一个个山弯,家近了。在一片幽黑的林地边,有一栋房屋灯火通明,那是家人在等着我。

2007.4 发表于CND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